在银色的月光下 - 吕思清

刚刚一边画画一边打开喜马拉雅在听有声书,听到背景音乐《在银色的月光下》忍不住打开网易云音乐搜了下发现有吕思清的演奏版。


好后悔,15年底吕思清来深圳开演奏会的时候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买票,等到下次会是什么时候?学了十年小提琴,很多曲子听的不同演奏版本也不少了,吕思清却总能让人起鸡皮疙瘩。有的时候错过就是错过了吧,只知道下次来的时候会再好好把握。


小时候爸妈带我去的演奏会,再枯燥也还是会耐心听完离开。记得之前听的一次弦乐四重奏,因为是纯古典、类似巴洛克风格的协奏曲,也不似维瓦尔第的《四季》那般通俗,场子简直冷得不行。现在想来也是惊异那会儿自己小小年纪还是整个耐心欣赏完了。


心情低谷之时,有的人选择听rap、舞曲、电音来振奋人心,有的人选择伤感的歌来安抚自己,我却不由得想到了儿时听的这些音乐,所有老电影里vintage的配乐,还有这些小提琴、钢琴、大提琴、交响、协奏曲。虽然爸妈现在偶尔会说,你学了那么久的小提琴,找的也都是武汉最好的老师,乐队首席小提琴,却没有好好坚持到最后,多可惜,是不是当初就不该让我学这门乐器。可是我想说这些音乐其实早已在耳濡目染之中深深的印进了我的内心,成为我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时候的那些无理取闹、不懂事,那些关于练琴时痛苦的种种,比起长大后听到音乐感受到的美好,真的不算什么。


特别有意思的是前几天晚上听克莱斯勒,听到pugnani风格序曲快板,想起这不就是小时候一直觉得旋律毫无规律可言的那首吗?老师要求背谱的时候整个就是被折磨得不行。不过没想到初中那会儿表演的时候还莫名其妙拿到了武汉市的一等奖、湖北省的三等奖,也是服了。不过现在竟然听出一种神奇的美感来,惊觉这作曲简直了,感慨这种领悟怎么来得这么迟。


如今也没有什么人能陪着一起听古典的演奏会了,他们都说这种所谓“高雅”的东西听不懂。其实于我而言,这些音乐从来不关世俗里那些标签,只是单纯的在我需要的时候总会有一股神奇的治愈力量,就像回到儿时那些简单的时光,心情可以这么容易就变得轻快起来。


当然,后来再大一些到了青春期开始听嘻哈、听流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感觉这两类音乐代表着我性格里面最主要的矛盾因素:一面是内敛有时甚至守旧,一面是渴望自由和新鲜感不想循规蹈矩。但不变的是音乐应该一直会在我的生活里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吧。

评论

© Mengyao Jin | Powered by LOFTER